在青春期的时候,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要什么。我们的行动也许是由意识深处的一种混沌的直觉所驱使,而这种动机,不够绝对,太过模糊,所以谁也没办法好好表述。 ---莱特宁?拉普拉斯
北原春希抱着一把吉他坐上了青春的末班车,而这组末班车的电铃,便是那天傍晚雪菜在天台上的吟唱。错过这班车,所有的故事便不会发生,春希的高中生活也就会悄然落幕。一切的开心,痛苦,离别,重聚都不会上演。然而在这条即成现实的冬马TE线上,我只能在屏幕前端起一个杯子,默默喝几口水,然后叹几口气:这就是,命运纠缠。
三个主角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也并不难见,但是作者偏偏过度理想化了这种模型,使这种三人关系达到了高度的平衡和相克,导致了故事的纠缠上升。
但也许事情也并非如此复杂。或许简单到可以只用一个问题概括:春希当初弹吉他,是为了冬马?还是为了(随便什么)妹子?正如开头的序言所说,也许春希并不清楚答案。在冬马TE中,他可以确切地说出那是为了冬马,但这无法证明什么,暧昧不清的初心最终可以倒向任何一方。人的情感是不定的,而言语是确定的。此时此刻,一字一眼,才能如此笃定。
春希当初弹吉他,是为了自己的青春。
这青春便已经包含了故事后续的所有,而那时的春希,并不知道这青春的内涵。
只是一种模糊的想法。
第一次见到冬马便怦然心动,想着如果拾起吉他,也许可以引起冬马的注意,也许会有好事发生。但是没有具体计划,也没有奢求什么,只是日复一日的日常,只是平静地等待青春找上门。自己只是在音乐教室的一角,弹出生涩的声响。
即便如此消极,却也如愿以偿。
但也因青春的暧昧不定,尝到青涩的果实。
直到最后才醒悟。
便舍弃了所有。
包括象征自己青春的吉他。
5年后,春希终于确定了心意,告别了青春。
我们该说这是,成长。